•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孙玉明的介绍(红楼梦研究性论文1500字)
  • 红楼梦学刊论文研究方法(红楼梦学术小论文)
  • 怎样看待冯其庸和周汝昌两位红学家
  • “中国红楼梦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举行
  • 读《红楼梦》:贾母真的不管林黛玉的婚事了吗

通知公告

  • 红楼梦学刊版面费是多少
  • 《红楼梦学刊》投稿方式
  • 《红楼梦学刊》期刊栏目设置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怎样看待冯其庸和周汝昌两位红学家(4)

来源:红楼梦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07:35:01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本所的老师李又然同志讲白居易的诗,往往一步步把大家带到无言的意境,然后他在台上久久不语,大家在台下也好像给感染得不停地心头直颤。 那时我

本所的老师李又然同志讲白居易的诗,往往一步步把大家带到无言的意境,然后他在台上久久不语,大家在台下也好像给感染得不停地心头直颤。

那时我常去多福巷丁玲同志家里汇报工作,有一回丁玲同志和我说,“还是要多请些作家去讲创作。”于是我们又掂算,赵树理、刘白羽、杨朔已去讲过了,啊,还应该请柳青、周立波、高玉宝。

接着,陈学昭、雷加、碧野、逯斐这些同志也都到了讲习所,写作之余讲讲创作,搞搞辅导。

附记:摘自康濯:《文学》(1986年4月号·总第三一九期)。

四马烽:《专职教员只有老诗人李又然一人》中央文学研究所的牌子是1950年冬天就挂出了,那时是初级阶段,只是搭起了个架子。上级任命丁玲为所长,老作家张天翼为副所长。秘书长是田间,副秘书长是康濯。这个单位是由文化部和文协双重领导,文协只管业务;行政、党务工作属文化部。上级党委指定我担任党支部书记。这事是丁玲同志传达给我的。我当即向她说:我不愿意担负任何职务,只要求当学员,认真学习几年。同时也说了一些理由,要求她向上级党委反映我的要求。她说:“你的意见,我当然可以替你反映。”停了停,她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气说:“其实我也不愿意当这个所长。所长是多大的官?和派出所所长是同一个级别。你想专门学习,我想专门去搞创作。要不咱们一块儿都辞职吧!”她这样一说,我也就只好接受了这一任务。

文研所从开始筹备的时候,教学方针就确定为“自学为主,讲课为辅”。而当时专职教员只有老诗人李又然一人,后来这才又调来雷加、碧野、蔡其矫、西戎等几位担任辅导员。而主要课程,只能邀请各大学的一些专家、教授以及社会名流担任。而这些人又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繁忙的本职工作。经过我们多方努力,有时丁玲同志也亲自登门邀请,最后终于得到了他们挤时间前来授课的允诺。

文研所是1951年2月间正式开课的。胡正本来是随军到了四川《重庆日报》,现在也来学习了,另外还有以前延安部队艺术学校的几位同学。其他各根据地来的人,虽然以前不认识,但也读过他们的一些作品。因出身经历大致相同,很快也就熟悉了。大家都是要求进一步提高。对课程的安排也非常满意。讲授古代、现代文学史的是郑振铎、李何林;讲授古典文学的是游国恩、余冠英;讲授外国文学的是曹靖华、冯至;讲授美学的是蔡仪、黄药眠;另外还经常邀请一些名人、专家如:俞平伯、胡风、冯雪峰、周立波、赵树理等人进行专题讲座。政治学习,我们除了文化部党委布置的学习文件外,还增加了马、恩、列、斯论文艺。至于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更是经常要读的文件了。

1953年夏天,第一期学员结业以后,基本上是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只有少数几个人做了调整。那时候北京各出版社、文艺刊物编辑部都缺年轻编辑,他们很快就被一抢而空。后来其中不少人成为了这些单位的骨干。

附记:摘自《马烽文集》第七卷(大众文化出版社2000年2月第一版)。

五有人著文回忆:《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师资和课程(1)》——

中央文学研究所的校址在鼓楼东大街103号,另外在鼓楼东大街156号和后海北官房27号有房产(主要是做学员的宿舍)。

从1950年开始的丁玲时期的“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央文化部和文联共同管理),到1953年后的田间、公木时期的“中央文学讲习所”(全国文协管理),前后经历7个年头,开设四期五班(第一期两个班),结业学员279人。经历1955年的“丁陈反党集团”事件和1957年“反右”运动,中央文学讲习所终结。

直到1980年,重新恢复建制,改称“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李清泉任所长,徐刚任副所长)。1985年改称“鲁迅文学院”(唐因任院长,1991年由刘白羽接任),终于实现与前苏联“高尔基文学院”的名称接轨的宿愿。但此时的“鲁迅文学院”,或者说作家协会,与风起云涌的20世纪50年代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以上这段文字大致可以,再深究些则含糊了,该文明显有不认真、不讲究、不确定之处,即使引入被当作庆祝建院50周年所陈列的展板上的表格说明文,也是缺这少那的——

下面所附表格,是2000年鲁迅文学院庆祝建院50周年展览时制作,但中央文化部1954年1月的公文所示为“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并附有方印图案,特此说明。

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的选拔和标准,在上一节的“草案”中已有详细说明。第一和第二期学员属于调干性质,有些学员同时兼工作人员,比如马烽、徐刚等同时兼任文学研究所的干部和老师。综合鲁迅文学院展览资料和学员回忆文章,前四期五班的学员情况如下:

文章来源:《红楼梦学刊》 网址: http://www.hlmxkzzs.cn/zonghexinwen/2022/1206/1494.html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页
  • 上一篇:“中国红楼梦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举行
    下一篇:红楼梦学刊论文研究方法(红楼梦学术小论文)

    红楼梦学刊投稿 | 红楼梦学刊编辑部| 红楼梦学刊版面费 | 红楼梦学刊论文发表 | 红楼梦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红楼梦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