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论文_论《红楼梦》的日常生活书写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
二、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一章 《红楼梦》日常生活书写的客体
第一节 艺术化的日常生活环境
一、贾府:清代封建社会的缩影
二、大观园:人物身份命运的彰显
第二节 精致的烟火日常
一、日常饮食:文化与丰富内涵的载体
二、日常服饰:人物性格命运的特殊符号
第二章 《红楼梦》日常生活书写的主体
第一节 主体的情感生活
一、宝、黛的精神契合
二、宝、钗的欣赏敬重
三、其他主体的情感生活
第二节 主体的艺术活动
一、钗、黛的诗歌创作:性格与人生态度的映射
二、宝玉的诗歌创作:复杂矛盾形象的塑造
三、其他主体的诗歌创作和诗词结社活动
第三章 《红楼梦》日常生活书写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节 清代封建社会生活的全景式再现
一、客体书写再现了清代封建社会的物质生活
二、主体精神活动的书写再现了清代封建贵族的精神生活
第二节 对女性追求的褒扬及其命运的同情
一、“颂红”:对女性价值与追求的赞扬和肯定
二、花殇: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
第三节 深化了作品的悲剧主题
一、封建等级制度压迫的悲剧
二、封建礼教压制下人性的悲剧
三、封建大家庭的悲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文章摘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风气和家庭期待都深深地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的日常生活自然也就成为一面反映社会状态的镜子。《红楼梦》通过大量日常生活的书写,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反映清代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同时其日常生活的书写也因包含着更多、更深层的文化意蕴,对我们管窥封建社会真实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重大的意义。另外,《红楼梦》的日常生活书写也突破了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原有的刻板认识,对我们当代个体生存状态的探索和日常生活中人伦情感的思考也有一定的现代意义。本文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从《红楼梦》日常生活书写的客体、日常生活书写的主体两个层面,对日常生活书写以及其深层的价值意义进行探讨。并通过对日常生活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帮助读者从多维角度看待《红楼梦》的日常生活书写,从而深刻理解《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引言部分主要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对本文的研究意义进行了探讨。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分别从《红楼梦》日常生活客体、日常生活主体、日常生活书写的价值和意义等层面进行探讨。第一章分为两节,分别从《红楼梦》的日常生活环境及烟火日常两方面,细致梳理了《红楼梦》中日常生活环境及饮食、服饰的书写。从对这些客体的审美解读中,探讨了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指出其与《红楼梦》主题表达、人物性格刻画及社会观念传达之间的关联,及其在揭示作品主题方面的意义。第二章重点分析了《红楼梦》中宝黛钗三人的情感生活以及其宝黛钗三人的诗歌创作。在主体的情感生活中分析了主体在不同情况下的情感状况以及精神状态。同时,通过比较宝黛钗三人诗歌创作的不同之处,探讨了主体的诗歌创作与主体人物的个性之间的关系,分析指出《红楼梦》的主体日常生活的书写一方面丰厚了人物性格,另一方面也对深化作品主题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第三章分析了《红楼梦》日常生活书写所具备的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研究《红楼梦》主客体日常生活书写,本文认为《红楼梦》日常生活的书写全景式地再现了清代封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同时其日常生活书写在揭示《红楼梦》的女性悲剧、社会悲剧和家庭悲剧方面也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和价值。结语部分,总结《红楼梦》的日常生活书写的启示意义,进一步升华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红楼梦》日常生活客体、日常生活主体与日常生活书写的意义与价值三个部分进行探讨,实现了从叙事层面对《红楼梦》的日常生活书写的解读。本研究也希望通过对《红楼梦》日常生活书写层面的把握,使读者能够对自身的日常生活建构提供合理借鉴。
文章来源:《红楼梦学刊》 网址: http://www.hlmxkzzs.cn/qikandaodu/2022/0928/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