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的管家能力有多强悍?王熙凤寥寥数语,点
《红楼梦》第55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因王熙凤身患重病,不能理事,故王夫人将大观园诸多事宜暂时移交给李纨、探春、宝钗三人。
而在这三人中,李纨一向恩多罚少,被下人称为“大菩萨”,自然得过且过,不愿大动干戈得罪人;宝钗又是暂居贾府的客人,亦不敢管得太严,唯恐落人口舌;只有探春,她是真心想要以大观园为平台,干出点实实在在的成绩。
细数探春管理大观园之措施,蠲免脂粉买办、除去学堂点心开销、对亲舅舅赵国基的丧银数目严格管控、承包大观园,可谓殚精竭虑,兢兢业业。
毫不夸张地说,贾母、王夫人若能彻底放权给探春,必定能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之风,一扫荣府往日之弊,事实上,最终三人管理小组的失败(“抄检大观园”便是失败的征兆),正是因为“权力束缚”,探春被束手束脚,没办法大干一场。
而对于王熙凤而言,一向是目高于顶的她,生平鲜少夸赞他人,探春便是其中之一,故第55回,平儿汇报探春秉公执法,甚至拒绝给亲舅舅赵国基开后门,王熙凤听了颇为震撼,连说了三个“好”,并这般叮嘱了平儿一番:
凤姐儿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如今嘱咐你(平儿),她(探春)虽然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一层了。如今俗语‘擒贼必先擒王',她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她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辨,你只越恭敬,越说驳好才是,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她一犟,就不好了。”——第55回
王熙凤是个很聪明,且又有自知之明的人。她很明白自己的短板——文化水平低,做事虽然事事周到,但终究是个经验主义者,不比探春饱读诗书,有文化,看问题做事往往有理论支撑,她的未来路一定比王熙凤要远的多。
也正是因为惺惺相惜,王熙凤凭借自己的以往经验,知道探春初当管家人,必定将在大观园内实施一些立威之举,诚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所以提前叮嘱平儿:不管探春说话、做事如何过分,都要主动配合,帮助探春立起权威!
而实际上,如果真的立足长远角度,探春的综合实力应该是贾家女子中最强的。很有趣的是,关于这一点,第22回的“猜灯谜”中就有隐晦的暗示。
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贾府诸姊妹纷纷作了灯谜,贾政挨个来猜,其中探春的灯谜是这样的:
又往下看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贾政道:“这是风筝。”探春笑道:“是。”——第22回
探春的灯谜充满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句“莫向东风怨别离”,道出探春身处逆境,却不怨天尤人的为人性情;同时,这个灯谜也是有寓意的,即暗示了她将来如风筝般远嫁的结局,故此处有段脂批:此探春远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
此处脂砚斋对探春的评价极高,认为如果探春不离贾家,承担起贾家的管家之任,以她的远见卓识,必定会提前给贾家留好后路,而不是像王熙凤那般沉溺于权力,抱着侥幸心理,置家族危亡于不顾。(且看第13回秦可卿托梦,叮嘱阿凤留后路诸事,惜阿凤不从此言)
再细品脂砚斋此处批语,恰与王熙凤第55回对探春的惋惜暗合:
凤姐儿叹道:“你知道!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殊不知,别说庶出,便是我们的丫头,比人家的小姐还强呢。将来不知哪个没造化的挑庶正的误了事呢;也不知哪个有造化的,不挑庶正的得了去。”——第55回
探春一生令人心酸处,便是她的庶出身份,生母赵姨娘为荣国府家,人品低劣,做事不着调,往往连累探春。而在封建贵族婚姻中,男方择姻往往注重嫡、庶之身份,大多要嫡不要庶,可惜探春才貌双全,却被当成“退而求其次”之选,不亦悲乎。
文章来源:《红楼梦学刊》 网址: http://www.hlmxkzzs.cn/zonghexinwen/2022/0204/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