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孙玉明的介绍(红楼梦研究性论文1500字)
  • 红楼梦学刊论文研究方法(红楼梦学术小论文)
  • 怎样看待冯其庸和周汝昌两位红学家
  • “中国红楼梦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举行
  • 读《红楼梦》:贾母真的不管林黛玉的婚事了吗

通知公告

  • 红楼梦学刊版面费是多少
  • 《红楼梦学刊》投稿方式
  • 《红楼梦学刊》期刊栏目设置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本周新书速递|9种好书推荐

来源:红楼梦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15日 09:45:44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1. 重审近代中国的结社 孙江 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多层次视域下的近代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三编十一章皆为重审结社之实证研究。对中国、日本、欧美等

1. 重审近代中国的结社

孙江 著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多层次视域下的近代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三编十一章皆为重审结社之实证研究。对中国、日本、欧美等不同语境的秘密结社叙述进行批判性考察,指出秘密结社实际上在思想信仰上和主流价值并行不悖。从这个角度出发,作者仍然侧重解读民国时期结社行为的相关记述,提出秘密结社是处于“实体”和“言说”间的存在,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及其网络的纽节。因此,研究秘密结社,叙述应该建立在对各种权力表述的“秘密结社”言说的对抗之上,侧重解构一个历史上真正存在着的社会。

作者简介:

孙江,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和历史学院教授、学衡研究院院长。致力于从社会史和思想史角度研究16—20世纪中国和东亚世界,研究方法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诸多领域。

2. 见南山:田园诗史话

蔡丹君 著

一部田园诗史,就是一部中国士人的精神史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田园诗发展流变的普及性著作,以时代为经,主题为纬,呈现古代田园诗的历史脉络,发掘田园诗的思想价值与美学意义。田园诗体现了古老中国的重要精神内核。田园诗史中,有一部中国农业经济史、一部自然物候史,还有一部中国农村社会史,更是一部士人的精神史。

作者简介:

蔡丹君,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方向的研究,出版有《从乡里到都城:历史与空间变迁视野中的十六国北朝文学》《浮世本来多聚散:唐诗中的二十一种孤独》等著作。

3. 现代社会秩序的制度基础

刘守英 著

中国人民大学刘守英教授解读中国经济与制度


内容简介:

“对长时段经济史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在过去几百年能实现稳定持续的经济发展,其关键是社会秩序从权利限制秩序演化到权利开放秩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和不稳定,其根源在于没有建立权利开放秩序的制度基础。”

本书由此出发,讨论了国家能力、产权、改革、腐败等诸多宏观政治经济问题,力求从制度层面解读现代社会的发展逻辑,从当前和未来中国现代社会秩序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简介: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制度与发展等。出版《中国土地问题调查:土地权利的底层视角》等专著10余部。

4. 市场逻辑抑或国家责任:中国社会保障新论

韩克庆 著

新中国社会保障面面观


内容简介:

本书撷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制度节点,通过翔实的数据资料和国际经验借鉴,对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就业救助、社会福利等相关问题做了全景描绘,对社会保障学术研究和制度发展中存在分歧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力求拨云见日、去芜存菁,从学理上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选择。

作者简介:

韩克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社会福利、社会发展。代表性论著有Social Welfare in Transitional China及《转型期中国社会福利研究》《经济全球化、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等。

5. 从乡愁到乡建:江南村镇的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

汪瑞霞 著

浓浓的“乡愁”如何转化为推动“乡村建设”的力量

——《从乡愁到乡建》将为您揭晓答案


内容简介:

《从乡愁到乡建——江南村镇的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是南京林业大学汪瑞霞教授所著的关于江南村镇的文化记忆和景观设计的专著,作为文化情感维度的“ 乡愁” 关涉了对人类整体性生存样式与发展前途的追问,尤其是对“自身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一种深层次文化心理密码的思辨、探寻与心理补偿。融社会、时间、媒介、功能四个维度于一体,分析江南村镇的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的“ 融合共生”,以期将全民普遍存在的怀旧与乡愁转化为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规范性和凝聚性力量。“ 融情入景” 和“ 以景抒情”共同构成了江南村镇的记忆建构和景观生成,诠释了从“乡愁”到“乡建”的设计学转向。

文章来源:《红楼梦学刊》 网址: http://www.hlmxkzzs.cn/zonghexinwen/2021/1215/1410.html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红楼探疑尤二姐住在花枝巷明明很安全,为何她
    下一篇:《红楼梦》最肮脏的地方不是宁国府,而是被称

    红楼梦学刊投稿 | 红楼梦学刊编辑部| 红楼梦学刊版面费 | 红楼梦学刊论文发表 | 红楼梦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红楼梦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