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气象灾害
按
作者简介:刘浩,男,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工程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近年来开展“红楼梦+气象科普”研究,在期刊、公众号等媒体发表相关文章6篇,编导、制作的科普视频《红楼雪珠儿漫谈》,荣获2020年河北省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优秀科普作品奖。
作者
刘浩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描写细致入微,风雨雪霰,万千气象皆在书中得到了展现。天气现象虽美,但过犹不及。久雨生涝,不雨则旱;久雪成灾,无雪必害。也就是说,如果天气出现极度异常,就容易引发严重的气象灾害。《红楼梦》中虽然没有对气象灾害进行正面描写,但却有一段十分精彩的侧面描绘。具体说来,就是第五十三回乌进孝进京上贡时的一番言语。且看原文:
乌进孝道:“回爷的话,今年雪大,外头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日忽然一暖一化,路上竟难走的很,耽搁了几日。虽走了一个月零两日,因日子有限了,怕爷心焦,可不赶着来了。”贾珍道:“我说呢,怎么今儿才来。我才看那单子上,今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乌进孝忙进前了两步,回道:“回爷说,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起,接接连连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日。九月里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里地,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的,所以才这样。小的并不敢说谎。”贾珍皱眉道:“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两银子来,这够作什么的!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涝,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过年了。”(《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时值年底,贾府内外上下都在忙年。黑山村(注:贾家在京外的庄园之一)的乌庄头名进孝者姗姗来迟。贾珍心中非常不悦,一是嫌乌进孝来的迟,二是嫌账单上东西少。乌进孝自知理亏,寒暄几句后就开始为自己辩解。来的迟,是因为进京之路先是被暴雪拥塞,而后天气骤暖,道路泥泞不堪,进而影响了货物的运送。东西少,是因为年内接连遭受了暴雨洪涝(或连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的侵扰,农牧产品严重减产。贾珍心里明白,这是天灾,终究也无可奈何。
作者暗指乌进孝为“无尽孝”,似乎是在暗示读者们乌进孝之语不可全信,他有谎报灾情、中饱私囊之嫌。即通过故意夸大受灾的程度而达到减少贡品种类和数量的目的。笔者认为,乌进孝虽有夸大灾情之嫌,但无无中生有之胆。也就是说,冰雹、旱涝等气象灾害应该是确实发生的,乌进孝不太可能凭空捏造,只不过将灾害和损失的程度夸大了而已。
除去乌进孝管理的庄子,宁国府还有两个庄子也遭受了旱涝之灾,荣国府的八处庄园收成也比往年差很多。这也说明,当年贾府的庄园中气象灾害发生频率比较高,范围比较广,种类也比较多,对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的生产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下面就依次分析一下乌进孝提到的几种气象灾害。
1、暴雪
乌进孝说,外头(注:意为山海关外)的雪有四五尺深。按史书记载,清康熙帝亲订营造尺,其长度约为32厘米。如此算来,道路上的积雪深度应该在128-160厘米之间,接近成年人的身高了,这样的道路是根本无法通行的。由此可见,乌进孝之言确实有夸大的成分。笔者猜测,进京道路上的积雪并非处处都有四五尺深,乌进孝故意把积雪最大处的深度告诉贾珍,以求得贾珍的同情和谅解,其奸猾之性格呼之欲出。
古人通过积雪深度来形容雪的多少,今人则用降雪量(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来定义雪的大小。按照气象行业的标准,暴雪是指 24小时降雪量≥10.0毫米 ,或者12小时降雪量≥6.0毫米的降雪天气过程。四五尺深的积雪换算成降雪量就是182-228毫米,是暴雪标准的18-22倍!当然,道路上的积雪不可能是24小时内的降雪,可能是几天降雪过程的累积量,也可能是上一次的降雪还没化完,下一次的降雪飘然又至,几次的降雪重叠到了一起。不管怎么说,《红楼梦》中的雪确实够大,即便乌进孝有夸大其词之嫌,若将他的话打个对折,累计降雪量也有100毫米上下,如果能遇上这么一次,足够让我永生难忘了!
文章来源:《红楼梦学刊》 网址: http://www.hlmxkzzs.cn/zonghexinwen/2021/0924/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