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太出色,风头盖过陈晓旭,邓婕才是《红楼(3)
这些话有道理,但这并不代表邓婕就是最佳人选,毕竟邓婕的相貌身材也有硬伤。
王扶林还专门找邓婕,问她“除了凤姐,你还想演谁?”
邓婕的情商高,尽管也为自己留了后路,排练平儿的戏。而她的回答简直凤姐一样强势,“我就想演凤姐”。
制片主任任小恵也找到她说,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她反问,“怎么个坏打算,总不会任何角色都不让我演吧。我可是入了凤姐的戏,就走不出来”。
这两次交谈,都堪称改变命运的加分题。
最终邓婕跑赢了周月和于兰,成为王熙凤的扮演者。
如果没有乐韵的退出,周月依旧会演尤三姐,邓婕或许是平儿,于兰可能都不会来到红楼剧组。
乐韵和邓婕的命运交换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总以为竞争是个体之间的较量,其实也是两个原生家庭的较量。
有些人,从出生后就能享受胎盘福利,成为人生赢家。
有些人,他的终点只是别人的起点。
我们总是追求平等,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不平等的。
3.
现在回看87版《红楼梦》,经常有人说,“晓旭之后再无黛玉,邓婕之后再无熙凤”。
事实上,87版《红楼梦》开播后,两人评价不能相提并论。
陈晓旭版黛玉饱受恶评,邓婕版王熙凤成为最亮眼的存在。
胡开敏曾在《红楼学刊》中发表关于87版《红楼梦》的剧评(知网可以下载)。
他观察到社会上批评陈晓旭版黛玉,主要原因是“演员未能全面把握人物的侧面性格,缺乏人物的深层情感”。
不可否认,在87版侧重表现林黛玉刻薄小性儿敏感的一面,对她的纯真高雅,大家闺秀的一面表现不足。
南开大学中文系的邸瑞平就指出,林黛玉是书卷气、孤傲气和富贵气于一身,陈版黛玉神气不足,失之于简单。
与之相对的是,社会各界对邓婕版王熙凤赞不绝口。
《红楼梦》编剧周岭说:“我觉得演得最出色的是邓婕”。
红学家冯其庸发表《可贵的尝试》,点赞王熙凤。
“无论就扮相还是表演来说,都可与原著对得上号”。
学者丁维中写《“圆型”的凤姐,“扁型”的宝玉》,高度评价邓婕的表演。
“电视剧在剧作角度和演员表演方面确是相当成功地再现了原著中凤姐的神采形态,把握了这一形象的横向要素和纵向要素,因此是一个有血肉感、立体感的'圆型'人物”。
或许现在有些读者看不上专家们的审美眼光,但是,各大奖项对邓婕的垂青,也能感受到邓婕确实一枝独秀。
第五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
电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奖
首届十佳演员奖
这些奖项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金鹰奖。
这是一个以观众投票为主产生的电视大奖,邓婕拿到了最佳女配,那一届最佳女主角是《凯旋在子夜》中的朱琳(《西游记》中女儿国国王扮演者),而不是被很多人封神的陈晓旭。
看看当下被封神的87版演员,能够收割各大奖杯,只有邓婕一人。
时隔多年,重刷87版《红楼梦》,有个念头在我心中越发清晰——
李少红版《红楼梦》让更多观众意识到87版的难能可贵,而邓婕版王熙凤是87版中的不可超越。
文章来源:《红楼梦学刊》 网址: http://www.hlmxkzzs.cn/zonghexinwen/2021/0818/1322.html